供應商管理與衝突礦產

供應商管理與不使用衝突礦產

信音集團衝突礦產政策

本公司致力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供應鏈管理,並積極支持國際人權保障,嚴正反對任何直接或間接資助武裝衝突、造成環境破壞與侵害人權的礦產開採行為。
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之錫(Tin)、鉭(Tantalum)、鎢(Tungsten)、金(Gold)及鈷(Cobalt)等礦物,若其來源涉及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及其周邊衝突高風險地區(CAHRAs),即有可能被視為「衝突礦產」。本公司支持並遵循下列國際規範:
● 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第1502條款(Dodd-Frank Act Section 1502)
● OECD《衝突影響與高風險地區負責任礦產供應鏈盡職調查指南》
● 歐盟《衝突礦產法規》(EU Regulation 2017/821)
● 負責任商業聯盟(RBA)行為準則與負責任礦產倡議(RMI)要求

為此,我們承諾:
1.不採購來自衝突區域且未經認證的衝突礦產,並避免直接或間接資助任何造成衝突、人權侵害或不當行為的團體或行為。
2.導入礦產來源盡職調查制度,要求供應商提供 RMI 認可之CMRT(Conflict Minerals Reporting Template)或EMRT報告,並定期進行資訊更新與審查。
3.優先採購通過責任礦產保證流程(RMAP)認可的合規冶煉廠及精煉廠,建立透明與可追溯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4.要求供應商共同遵守本政策,並納入合約條款,對違反此政策之供應商保留暫停交易或終止合作之權利。
5.持續向利害關係人公開衝突礦產管理作為與推動成果,展現公司對人權、環境與道德採購之堅定承諾。

本公司將持續與供應鏈夥伴合作,推動衝突礦產盡職調查與改善行動,共同實現負責任採購、促進全球供應鏈的永續發展。
 

供應商評鑑

信音建立嚴謹的供應商及外包廠篩選標準與稽核管理制度,為確保供應商及外包廠符合信音品質標準,新供應商及外包廠的遴選必須先經過四大稽核面向的自我評估作業或實地稽核;包括:品質系統評鑑(Quality System Audit Assessment, QSA)、綠色產品評鑑(Green Partner, GP)、研發工程系統評鑑(RD)、物料採購系統評鑑(PUR)。藉由以上信音供應鏈管理四項評鑑及稽核作業,有效地進行風險評估與績效控管以保證供應商及外包廠管理符合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要求。
 
供應商評鑑
 
四大稽核面向的自我評估作業或實地稽核:
 
(1) 品質系統評鑑(Quality System Audit Assessment, QSA)---

  1. 品質系統架構
  2. 文件資料及記錄管理
  3. 品質矯正預防措施
  4. 量測設備管制
  5. 統計技術運用與訓練
  6. 倉儲管理
     

(2) 綠色產品評鑑(Green Partner, GP)---

  1. 基本要求(環保切結書、材質證明、有害物質檢測報告)
  2. 進料檢驗:確認零件類/ 材料中的物質含量/ 生產的器材材料/ 包裝材/ 再生材料/ 記錄
  3. 異常處理有關環境物質的異常處理(不符合品的處理)訂貨管理
  4. 生產管理 (防止工程中混入、漏、污染)
     

(3) 研發工程系統評鑑(RD)---

  1. 設計管制
  2. 工程文件管制
  3. 生產與量測設備
     

(4) 物料採購系統評鑑(PUR)---

  1. 客服
  2. 成本
  3. 交期
  4. 倉儲